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周振華、李璟報道:好環境是最好的競爭力,經濟“大變樣”是最基礎的“大變樣”。2016年以來,萍鄉市以打造“四最”營商環境為目標,致力于栽好“梧桐樹”,促進全市經濟出現新增長。萍鄉市稅務系統圍繞“四最”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始終踐行以納稅人滿意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全市稅務系統連續6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今年以來,以“新稅務、新服務”為主題推出4類13項52條便民服務舉措,不斷提升稅收服務水平,做更多讓納稅人得實惠的實事,以稅務人的“辛苦指數”換納稅人的“幸福指數”,以稅務力量推動經濟發展“大變樣”。
好服務催生”最好的時代”
“我要點三贊,一贊出口退稅流程簡。審批權限下放到縣區局,企業無需填寫重復系統報表。稅務部門與海關電子數據互聯,無需再提交紙質材料。二贊優惠備案自行判。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無需審批備案,簡化了辦理流程。三贊稅務機構效率高。一廳通辦,不用再兩頭跑,兩頭咨詢兩頭申報,省事又省力。”在蓮花縣稅務部門的走訪座談中,江西寶海微元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郭遠遠說出了他的新感受。
江西寶海微元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鋅營養制品(硫酸鋅)生產企業,公司硫酸鋅產品銷往全球的50多個國家。近年來,隨著企業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出口退稅事項也不斷增多。在辦理出口退稅過程中,從“資料多、手續繁、時間長”到“無紙化、程序簡、網上辦”,郭遠遠感受到了萍鄉稅務為企業帶來的“新助力”,他說這是他感受到最好的時代。
近年來,全市稅務系統堅持以“放管服”改革為“刀刃”,向內推動職能轉變,提升服務效能,努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提升納稅人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以壓縮辦稅時間為重點,在全市稅務系統實現“一廳通辦”,發布“一次不跑”4大類43個事項、“最多跑一次”5大類128個事項,大力推進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確保讓符合條件的新辦納稅人能一次性辦理相關法定義務事項,納稅人報送資料平均減少41%,辦稅環節平均壓縮59%,辦稅時限平均縮減78%。2018年底,取消20項涉稅證明事項,2019年,將對民營企業等納稅人向稅務機關報送的資料再精簡25%以上,并推行實施增值稅申報“一表集成”、消費稅“一鍵申報”。
稅收服務成了招商引資“金招牌”
坐落于安源工業園的江西巴特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高端數碼型鋰離子電池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2017年10月落戶萍鄉以來,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于2018年7月建成了高端數碼和低速動力電池兩條生產線,短短8個月時間便實現投產,年產電芯6000萬支,年產值6億元。
談及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跑出項目建設的萍鄉加速度,沈建新十分感慨地說道:“公司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項目建設,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是關鍵,尤其是多虧了稅務部門的幫助。稅務干部上門走訪時獲悉我們建設的一些困難,積極幫助聯系協調,使項目建設能夠順利完成。”
不僅如此,萍鄉市稅務局不斷整合服務資源,加大“稅銀通”推廣力度,組織稅收專家志愿者團隊深入企業問需問求,指導企業納稅申報、發票開具,所得稅匯算清繳,提示涉稅風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全市稅務系統抓好優化營商環境60條措施落地。拓寬辦稅渠道,落實和推廣實名辦稅、網上稅務局、實現網上辦稅系統“一網通辦”和“一鍵咨詢”等多項便民服務舉措,推廣辦稅服務二維碼,通過電波、微信等方式將政策措施“廣而告之”推出“7*24”深度服務,為納稅人提供127項容缺受理業務,313項次容缺材料,解決納稅人因忘帶資料而“多次跑”的問題。全市稅務系統共走訪納稅人3.8萬戶,共對514戶掛點企業開展定期走訪,舉行民營經濟座談會,現場研究解答企業難題。集中走訪全市范圍內各級代表委員134名,主動宣傳減稅降費政策,積極做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多角度、多維度精準輔導,使納稅人對減稅政策應知盡知。舉辦了25場個人所得稅業務專題培訓班,對外培訓納稅人2312人次,對內培訓稅務人員563人次;對2.45萬戶納稅人開展了減稅降費專題輔導培訓。建立聯企臺賬管理機制,形成服務檔案,開展“信用”幫扶,幫助納稅誠信企業爭取各類項目資金的支持。
安源工業園黨委書記賴萍波在提到稅務部門服務時豎起了大拇指:“想納稅人之所想,急納稅人之所急,稅務部門的優質服務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招商引資的金招牌。”在稅務部門的熱心服務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萍鄉。如今,在安源工業園,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初具規模,空壓機及上下游產業項目讓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增添活力,海綿產業和生物醫藥產業具備強勁的發展潛力。
中國江西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中國江西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 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 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江西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網 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 損失。
4、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贛B2--20100072 備案號:贛ICP備05005386號-1 藥品信息服務證 贛網文[2018]3167-034 (總)網出證(贛)字009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1406143號 36120170002 江西日報社中國江西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