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力量。近年來,萍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將文明交通提升行動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建立長效機制,道路交通秩序明顯好轉,市民文明交通素質顯著提升,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萍鄉市交警部門以突出的交通亂象為重點,高密度推進交通秩序整治。投入民警輔警、交通勸導員近千名,在城區26個主要交通路口早晚高峰站崗執勤,重點整治主要路口、路段行人、非機動車、摩托車交通違法行為,對交通違法行為嚴查立糾;實行電動車編號管理,啟動17個電動車編號管理登記點,目前完成電動車編號登記63059輛。推行公務員交通違法通報機制;落實向媒體推送突出的交通違法曝光、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終身禁駕人員等“五大曝光”制度。
因地制宜,創新城鄉交通管理模式。交警、街道合作建立交通管理服務站,施劃交通標線、停車泊位,精準宣傳交通法規,小街小巷交通秩序管理成效明顯。全市建立17個農村文明交通主題廣場,倡導“我為村民勸一天,村民為我勸一年”的農村文明交通自治理念,深入推進“暢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進村入戶活動。
與此同時,萍鄉市還積聚社會力量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意識。市教育局、公安交警、志愿者協會聯合開展“文明交通公益大宣講”活動,一年來組織400余名宣講員開展文明交通宣講520場,受眾達30萬人次。6家愛心企業共向市民贈送2300余頂安全頭盔。交警部門協同運管部門開展文明交通進駕校“五個一”活動,全面提升新駕駛人素質,從源頭上筑牢交通事故“第一道防線”;協同司法部門、志愿者協會在全省率先針對酒駕、吸毒等社區矯正人員開展交通安全普法“暖心計劃”。組織多部門聯合主辦“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守護行動”,中小學生“文明交通開學第一課”電教課程覆蓋全市中小學校。(陳曉、陳利)
中國江西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中國江西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 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 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江西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網 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 損失。
4、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贛B2--20100072 備案號:贛ICP備05005386號-1 藥品信息服務證 贛網文[2018]3167-034 (總)網出證(贛)字009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1406143號 36120170002 江西日報社中國江西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