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鄧敏、葉冠群報道:“夕陽紅似火,余熱再生輝”,11月3日上午,上栗縣長平鄉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夕陽紅”行動公益項目動員大會在鄉教育老年體育協會召開。該項目由鄉教育老年體育協會、中國江西網萍鄉分站、萍鄉市紅心志愿者協會、上栗縣志愿者聯合會、上栗縣肢體殘疾人協會、萍鄉市辭賦學會、萍鄉市蒲公英志愿者協會、上栗縣心亮扶老助殘志愿協會、上栗縣鄉村醫生協會聯合開展。長平鄉黨委委員余堅、鄉教育老年體育協會主席陳浩其出席并講話,鄉教育老年體育協會顧問、中國江西網萍鄉分站站長、市紅心志愿者協會會長萬炳全作為項目總策劃在動員會上就“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兩個公益項目分別進行了講解。鄉教育老年體育協會秘書長劉合建宣讀了“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倡議書。協會離退休教師以及項目聯辦志愿者協會代表共計60余人參加了動員大會。
余堅首先介紹了長平鄉脫貧攻堅和移風易俗方面的情況。余堅指出,長平鄉有貧困戶366戶1310人,到2018年底已脫貧272戶,還有90余戶要脫貧,任務重大。今天長平鄉教育老年體育協會組織離退休教師召開此次動員大會,非常及時。
余堅希望,離退休老教師退崗不退熱情、不退責任,積極參加脫貧攻堅、移風易俗等公益活動,引導鄉民轉變思想,扶貧扶志,積極參加各自村里的屋場貼心會,積極發言,帶頭執行黨和政府的政策。
陳浩其在講話中說:“我希望大家以長平鄉離休教師、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李維正為榜樣,緊跟上級部署,配合各級領導和有關單位,熱心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還要開展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家風建設、環衛環保、脫貧濟困、關愛留守兒童等公益活動,充分發揮老教師的作用,為建設美好的長平做貢獻。”
萬炳全介紹了長平鄉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夕陽紅”行動公益項目,并以自身為例,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組織、參加脫貧攻堅、移風易俗等公益活動的所見所聞和切身體會。
劉合建宣讀了長平鄉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夕陽紅”行動志愿服務倡議書。
“今天參加這場大會,我感觸很深,很多事我都更加明白了,我們要獻出一片愛心,為人民服務。”杉木學校退休教師楊桂香告訴記者,她從來不擺酒席,不鋪張浪費,也倡導身邊的親人、朋友要節約資源,我會積極參加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夕陽紅”行動公益項目。
石溪學校退休教師文美華說:“參加這次大會讓我更了解脫貧攻堅和移風易俗工作,感觸很深,現在農村有些人真的很困難,尤其是一些學生家庭收入低,花費高,生活很困難,如果我們能盡一點微薄之力,幫助他們,對他們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移風易俗方面,我和萬炳全站長一樣,歷來主張不要鋪張浪費,要把資源用在多關愛幫扶他人身上。”
71歲的杉木小學退休教師黃啟珍說:“脫貧攻堅和移風易俗都是很好的項目,我非常贊同開展這次活動。”
中國江西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1、本網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2、本網站內凡注明“來源:中國江西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均屬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均屬“中國江西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站協 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本網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網站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 已經由本網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江西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凡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網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本網 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 損失。
4、對于已經授權本站獨家使用提供給本站資料的版權所有人的文章、圖片等資料,如需轉載使用,需取得本網站和版權所有人的同意。
※聯系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贛B2--20100072 備案號:贛ICP備05005386號-1 藥品信息服務證 贛網文[2018]3167-034 (總)網出證(贛)字009號 網絡視聽許可證1406143號 36120170002 江西日報社中國江西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 ![]() | ||
![]() |